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
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,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。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,老年期痴呆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因素,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深远影响。
为提高公众对老年期痴呆的科学认识,增强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干预的意识,9月18日,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召开“鲁医健康说”健康知识发布会,邀请相关专家介绍老年期痴呆防治知识。
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徐向青介绍,中医认为,老年期痴呆的发生与年老体衰、肾精亏虚、气血不足、血脉瘀滞、痰浊内生等密切相关,概括为“虚、痰、瘀、毒”四大病理因素。“虚”,即中老年人肾精渐耗,髓海不足则脑失所养;气血不足也会导致脑络失养,就像大树“根系缺水”,大脑功能出现衰退。“痰”,即饮食不节、运动不足、形体肥胖等易生“痰湿”,痰湿容易蒙蔽脑窍。“瘀”,即高血压、糖尿病等老年慢病易致“瘀血”阻滞脑络,功能逐渐退化。“毒”,即长期痰、瘀堆积化“浊毒”,进一步损伤脑髓,形成恶性循环。这些病理因素相互作用,导致脑髓失养、神机失用,引发认知功能障碍。中医治疗老年期痴呆的原则是“辨证论治、整体调理”。针对“虚、痰、瘀、毒”等核心问题,先“补不足”,给脑“补营养”,针对肾精亏虚、气血不足等虚证尽量“补回来”;再“泻有余”,给脑“扫清障碍”,针对“痰浊、瘀血、肝火”等实证——这些就像“大脑里的垃圾”,会阻碍脑功能,所以要“把障碍清出去”;兼顾“调脏腑”。
给大家推荐几种中医药常见的治疗方法:
一是针对肾精亏虚型,最常见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,像“大脑的营养储备耗光了”——表现为记不住事、反应慢、走路不稳、牙齿松动、夜间多尿等;治疗可选肾气丸、地黄饮子等。
二是针对气血不足型,类似“大脑‘吃不饱’”——常见于老年体质偏弱、长期慢病的患者,表现为记忆力减退、精神差、疲乏无力等;治疗可选归脾汤、八珍汤等。
三是针对痰浊蒙窍型,好比“大脑‘被糊住了’”——多与饮食油腻、体型偏胖、情绪抑郁有关,患者常认不出家人、分不清时间地点,舌苔厚腻;治疗可选开心散、温胆汤等。
四是针对瘀血阻络型,像“大脑的‘血管堵了’”——常与脑梗塞、高血压病史相关,表现为记忆力下降、头晕头痛、舌质口唇发暗;治疗可选血府逐瘀汤等。
五是针对心肝火旺型,类似“大脑‘上火了’静不下来”——患者记忆减退、急躁易怒、失眠焦虑等。治疗可选天麻钩藤饮等。
另外,在老年期痴呆预防和治疗过程中,针灸、推拿等非药物疗法起到了辅助调理作用。可选百会、四神聪(醒脑开窍)、太溪(补肾益精)、足三里(健脾益气)等穴位针灸,改善认知与精神状态。按摩头部穴位如百会、风池或梳理头皮,疏通经络,家属可学简单手法(如按足底涌泉穴)在家辅助。
总体来说,中医药治疗老年期痴呆,从整体入手,通过“补养+清理+调理”的组合方式,力求延缓病情进展、改善患者生活能力,希望为老年期痴呆的治疗提供更多方法。
九八策略-股票配资系统-股票按月配资-配资业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