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二手房进入6月后,成交量再度迎来下滑。
截止到6月29日,上海网上房地产二手房网签约20026套,全月成交预计约2.06万套,环比下降约3.62%。
6月属于传统淡季,叠加梅雨季节影响,本来就不应该抱有太多预期。
只是市场进入到“僵持”阶段,卖家积极,买家的预期却还在持续走低。
更让人担忧的是,最新基价环比跌幅0.66%,跌幅略微扩大,上海房价正在开启加速下行态势……
2025年6月
上海二手房总成交约2.06万套
同比下降21.54%,环比下降3.62%
全市小区基价约55217元/㎡
同比下降7.76%,环比下降0.66%
01
6月成交再次缩量
客观上来讲,6月成交约2.06万套,并不算太差。
近5年同期对比,今年6月排名TOP3。
在没有任何新政刺激的情况,能达到这个水平,已经很不错了。
只是,我们无法忽视的是,今年6月份险些跌破2万套。
从去年9.29新政以来,除却春节影响的1-2月,这已经是月度成交量最低点。
肉眼可见,小阳春过后上海二手房成交动能明显趋弱。
如果顺延这个趋势,7月成交量或跌破“2万套大关”。
02
上海房价跌幅正在扩大
相比量的下行,我相信更多的伙伴会关心价格。
我在5月月报里曾说到,上海房价跌幅略有扩大。
而进入到6月后,跌幅更大了,上海房价再度呈现加速下滑趋势。
一房一万最新数据显示,6月全市小区基价约为55217元/㎡,同比去年下降7.76%,环比5月下降0.66%。
(小区基价:小区成交还原价,即更贴合真实交易的市场价,规避二手小区房源价格做低的情况)
数据面可以直观看到,上海楼市面临量价双跌双重压力,“止跌企稳”未达预期。
9.29新政以来好不容易缓过来的“一口气”,现在又“松”了。
个人以为,主要还是行业内外预期不足。
多数潜在购房者并非缺乏需求,而是担忧价格继续下行,选择持续观望;
即便是想买定离场的客户,也是举着大砍刀杀价,给自己预留房价下行空间。
这一点从头部中介议价率走势可以看得出来。
小阳春过后,议价率逐步走高,6月份最新为6.27%。
03
挂牌量收缩,但更多房源无人问津
值得注意的是,上海的二手房挂牌量持续2个月下行。
截止到6月29日,头部中介二手住宅挂牌量约11.03万套,较上月底(11.32万套)下降约2.58%。
挂牌价格方面,当下挂牌均价约58164元/㎡,较上月底(58643元/㎡)下跌了约0.82%。
关于挂牌量为何会下跌,我们曾简要探讨过。
一方面可能是头部中介内部下架部分房源;
另一方面则是,部分房子卖不动,房东又不愿再降价,干脆撤牌不卖,或者由售转租了。
背后更深层次原因,还是在于流动性变弱。
从我们持续监测的近一个月0带看率也可以印证,6月0带看率攀升至37.57%。
相当于每10套挂牌房源里面,有近4套0带看。
更多的房源无人问津,房子更加难卖。
这无疑会加剧房东的焦灼心态。
因而主动采取调价策略的房东在变多,“僵尸房源”占比持续在减少。
但总体上,房东们积极调价(主要是降价)迎合市场走势,买房人却更加清醒——
降价仍然无法撬动市场的观望心态。
04
房东信心低迷,带看依旧活跃
从房东信心指数走势也可以看到,房东预期持续比较低落。
最新房东信心指数5.63%,在下行行情下,大部分房东心态松动。
虽然“躺平式卖房”占比仍超93%,但越来越多的房东选择降价“妥协”。
也正因为市面上降价房源增多,更多高性价比房源出现,买房人的看房热情持续高位稳定。
头部中介带看数据显示,最新一周全市带看13.7万组,仍大幅高于去年同期。
换句话说,当下的市场并没有完全停滞:房东们在积极降价,买房人在积极看房。
只是买卖双方的预期鸿沟加大,使得带看转化持续较弱。
05
结语
6月的上海二手房市场,在传统淡季与低迷预期的双重裹挟下,清晰地勾勒出一幅“量价双跌加速、买卖预期分化”的图景。
成交量逼近关键心理关口,房价跌幅持续扩大,挂牌量在流动性僵持中反常收缩,无不凸显市场下行的压力与复杂性。
表面看,市场要素仍在流动——业主在降价求售,买家在看房寻觅。
然而,这看似活跃的表象之下,是买卖双方对价格认知的巨大鸿沟。
业主的“妥协式降价”未能有效弥合买家“等待更大跌幅”的观望预期,导致带看与成交的链条脱节,市场陷入僵持。
这些迹象都在表明,上海二手房市场正经历一场艰难的“筑底”考验。
何时能迎来真正的“企稳”,关键在于这横亘在买卖双方之间的“预期鸿沟”能否被有效跨越。
而7月市场能否守住“2万套”关口,将是观察这一进程的关键窗口。
九八策略-股票配资系统-股票按月配资-配资业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